《中国能效投资进展报告2012》

2016-01-07 来源:本站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地缘政治、能源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正在进一步加剧,并波及全球。“十二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面临世界经济和能源形势复杂局面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本国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之间的平衡,相互交织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的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以及日趋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等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不仅使得经济形势更加严峻,而且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的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约束性指标的完成,以及节约6.7亿吨标准煤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政府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仅将节能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中长期节能目标、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形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且将高效节能产业纳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以及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由量变到质变重大转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节能减排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作为未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部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未来发展战略高度。并且从政策、规划、目标、路线图,到标准、指引、指导意见、管理办法,以及创新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化、配套资金等各个层面不断加以完善,逐年、逐级进行落实、考核、评估与审核。使节能减排在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能效投资是节能目标顺利实现的物质保障。“十一五”时期,在中央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大规模的能效资金投入支持了节能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和工程项目实施,形成了可持续的节能能力,有力推动了“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十二五”,中央与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延续、领域拓宽、试点效应、示范带动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中国能效投资财政政策体系,明确能效投资的方向和领域,稳定与扩大能效投资的资金来源,吸引社会资金的涌入,以促进节能目标的实现。

在上述背景下,本报告针对“十二五”节能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目标,对“十二五”能效投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展望。同时,在立足于建立能效投资长效机制基础上,通过对能效投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探讨,并分别对已经过去的“十一五”,以及“十二五”初期部分地区的能效投资状况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总结各地区能效投资的进展状况、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

本报告共分五个章节,分别阐述和分析上述问题,约10万字。其中,第一章为“十二五”能效投资新形势与新转变,从国内外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入手,围绕着“十二五”发展与转变这条主线,阐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新政,以及中国能源新政和逐步完善的能效投资体系,对未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第二章为“十二五”全社会能效投资成倍增长,以能效领域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能源消费水平及使用效率为基础,通过对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的透彻分析,大致测算出“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领域、交通领域、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全社会能效投资需求及其效果;第三章为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引领能效投资方向,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领域与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的细致描述与分析,阐述“十二五”期间中央能效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及其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第四章为各地区加大能效投资保障节能目标完成,以“十二五”各地区节能分解目标为基础,通过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能源利用状况、产业结构等相关因素的研究与分析,预测出各地区“十二五”能效投资需求及效果,并对2011年各地区的能效投资进展进行客观描述;第五章为“十一五”及2011年中国能效投资状况评价,在客观分析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与能源禀赋、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目标、相应的政策与措施、能效投资状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建立逻辑清晰、方法科学、归类合理、数据准确的能效投资评价体系,科学、准确、系统、客观地对各地区能效投资状况、投资效率与效果和存在的差异分析评价,并提出部分地区促进能效投资资金使用效率地不断提高,有待加强、完善与改进的相关建议。

此外,本报告的三个附录,分别列出了“十二五”与节能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国家及行业规划的目录,以及2011年度重点用能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及企业。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及行业发展的能效水平与状况。

同样,收集全面的能效投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甄别、校核、汇总和分析是本报告的难点。可靠、科学、客观、准确的基础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又是报告内容中保证“十二五”能效投资需求预测、“十一五”及2011年能效投资评价科学有效的前提。同时,科学的方法论是数据收集与研究的保证。为此,本报告采用的主要方法论有:

(1)层次分析法。为对中国“十二五”全社会能效投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课题组按不同领域对全社会能效投资进行逐层次分解,将能效投资分为直接项目投资和能力建设投资,直接项目投资又分为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投资、淘汰落后产能投资、建筑领域能效投资及交通领域能效投资,并对每一层次进行详尽分析,最终“自下而上”汇总出结果。此外,在对中国“十一五”和2011年各地区能效投资状况进行评价时,课题组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对各地能效投资进行科学评价。

(2)专家咨询法。对于无法获得精确数据的情况,如在确定能效投资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及处理部分定性指标时,课题组采用专家咨询法,向能效领域相关专家进行咨询或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最终的结果。

(3)典型案例分析法。对于量大面广、难以进行全面统计的情况,如2011年各地区能效投资进展及2011年能效投资状况评价,课题组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典型地区进行详细分析,展现2011年的能效投资进展及评价结果。

课题组根据系统、客观、科学、合理的原则,力求科学预测“十二五”中国能效投资需求与效果,清晰展现“十二五”中央和地方能效投资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客观评价“十一五”及2011年各地区能效投资状况。鉴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报告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