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工业部门实现节能潜力的技术路线图研究

2016-01-07 来源:本站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又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这十年,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基础不断加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这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5%。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4.5万亿元的高速增长规模,从1万亿美元上升到6万亿美元,由世界第六位跃居为第二位,实质性地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这十年,中国工业领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及产量快速增长,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降低,产品单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

未来十年,中国不仅要解决超过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穿衣吃饭,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离不开大量资源、能源的支撑。然而,如果依照前十年的发展模式和增长速度,能源消费总量维持每年近2亿tce的增幅,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50亿tce。那时,无论是中国的资源保障,还是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的承载能力,都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挑战。

因此,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五位一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强度控制指标。根据测算,提高能效、降低单位GDP能耗对实现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的贡献率接近90%,而工业部门仍然是未来十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的重点。科学、细致地测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存量节能潜力和增量节能潜力对指导工业部门节能工作、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组织开展了《2020年中国工业部门实现节能潜力的技术路线图》课题研究。这项研究从描述和分析各主要耗能行业的发展状况、能源消费情况以及主要耗能环节和能效水平入手,对工业部门适用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适用条件、节能效果、单位投资、典型案例等要素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各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和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以2010年为基年、以2015年和2020年为目标年,给出了在不同产能类型上实现技术节能潜力的具体路线,以及推广应用各项节能技术的目标要求,构成了实现工业部门节能潜力的技术路线图,并对实施路线图的前景和投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测算。

作为研究成果,本书正文共分八章,约15万字,包含近2万个基础数据和计算数据。其中,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内容和方法论。简单介绍了本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所需回答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本技术路线图研究所采用的视角、假设、原则和研究方法论等内容。第二章为十一五中国工业部门节能进展总结与评价。从工业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能耗状况、工业部门节能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实现节能目标的主要途径。第三章为实现2020年碳强度控制目标对工业部门的要求。通过对提高能效和发展非化石能源两者对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的贡献度的比较,得出了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但贡献有限,工业部门技术节能仍是未来十年节能工作重点的重要结论。第四章为主要耗能行业能源利用现状分析。从行业发展概况、能源消费状况、主要耗能环节和能效水平等三个方面分别对工业领域六大行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与总结。第五章为主要行业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从主要行业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入手,结合简单技术原理、技术应用现状、典型案例等几个层面,对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条件下,所选取的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刻分析,并确定了各项节能技术的应用潜力和推广目标。第六章为未来十年主要行业产量构成情景。主要是通过对既有改造产量、淘汰并等量替换的落后产量,以及纯新增产量等三个层面的分析,展现出不同时间节点的产量构成情景。第七章为工业部门实现技术路线图的前景展望及投资保障。基于前述的研究和铺垫,描绘出未来工业部门实现节能潜力的技术路线图,并从最大节能潜力、目标节能量、实现路线图的途径以及工业产品单位产品能耗等不同层面,对不同时间节点(目标年)上实现路线图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第八章为主要结论。为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本书还包括一个附录,对各行业工艺流程进行了简述。

本课题由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联合中能世通(北京)投资咨询服务中心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在近二年的研究工作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陆新明处长、金明红副处长、蒋靖浩博士,工业和信息化部余薇副书记、尤勇副处长给予多次指导;原国家能源局白荣春司长,中国水泥协会曾学敏常务副会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黄导处长,钢铁研究总院郦秀萍博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李永亮副处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邵朱强副处长,国家节能中心孙颖处长、辛升博士,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许泓副总经理、逄锦福主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徐少山处长、王志刚副处长,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赵明副主任,国瑞沃德(北京)低碳经济技术中心王健夫主任,以及美国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何平主任、桑晶女士等专家多次参加课题研讨会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技术,节能永无止境!本书力求全面、客观、科学、清晰地描绘未来十年中国工业部门实现节能潜力的技术路线图。鉴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作者

20136